目录导航:
- 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 孝文帝为什么迁都后就乱了
- 北魏孝文帝是什么改革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①都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一直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曾是东周、东汉和魏晋的都城。迁都洛阳,既有利于加强同中原汉族门阀士族的联系与合作,又可以乘机摆脱鲜卑守旧贵族势力的束缚掣肘,推行汉化改革。但是要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守旧贵族的反对,普通鲜卑民众的抵触,其声势之大、阻力之重,是可以想见的。年轻的孝文帝要克服这方面的重重障碍,按常规的方式是不成的,必须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于是乎,孝文帝决定假借“南征”之名,达到迁都的目的。
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孝文帝亲率大军30万,号称百万,南下“伐齐”。适逢秋雨连绵之际,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历经近一个月,数十万北魏将士才抵达洛阳城下。
文帝见时机已到,便将自己的迁都意见作为停止“南征”的交换筹码亮出,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征,那么索性将国都从平城迁徙到这里,否则 “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欲班师,无以重之千载!”(《资治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不等大臣王公们有所反应,孝文帝又说:“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在场的大臣多不乐意迁都,但是却更不愿意“南征”,情急之下,只好挪步站到左边,表示同意迁都。不再“南征”的决定作出之后,群臣感激涕零,山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就在孝文帝拓跋宏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剧中顺利实现了。
孝文帝为什么迁都后就乱了孝文帝是中国北魏时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治理措施,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孝文帝迁都后引发的动乱主要是由于两个主要原因:
预防南方侵袭:孝文帝在位时,为了防范南方的侵袭和攻击,他决定将首都迁至中原地区的洛阳。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北魏加强对南方的防御,但同时也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豪强的势力膨胀。洛阳地处中原,人口繁华,各种势力和利益纷争复杂,导致治理困难。
地理和气候问题:洛阳地处平原地区,河洛盆地气候干燥,降雨不足,这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上孝文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征战,导致战争损失和农业资源紧张,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虽然孝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上述原因,北魏在他之后的统治时期陷入了动乱和内乱。最终,北魏由于分裂和内耗,导致了北魏的灭亡,被东魏、西魏等后来的分裂政权所取代。
孝文帝迁都后,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主要原因,导致统治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汉朝的朝代日益发展,统治者逐渐成为皇帝,其权力和威望在政府中得到了巨大的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子显地位的提高导致了一系列政治风波,包括宫廷内斗、官员之间的权力争夺、加强皇宫内的体制机构等,并最终导致了统治的混乱。
另外,孝文帝的政策改革也未能顺利实施,导致了政治制度的混乱和社会不稳定。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由于他亲近和信任的大多是汉族儒生,而像拓跋丕、穆泰、陆叡等鲜卑重臣感到失去了昔日的权势,心里非常不快。结合近段出现的种种不寻常事件,多少都与平城的旧势力有些关系。去年六月,皇太子元恂代替孝文帝前去平城参加太守冯熙的丧礼,到今年七月,元恂就密谋私自北返。
此外,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398)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算在内,也只传了三代,政权就易手于他人了。
六镇起义,促使了北魏最后的亡国。
迁都后,之前北方柔然对国都平城的威胁不复存在,北魏朝廷对六镇的重视程度也就慢慢减弱。曾经朝廷最为重视、享有各种优厚待遇的六镇官兵,逐渐被朝廷冷落和轻视,过去大量的拨款和各种供给,现在不复存在,这种落差令六镇官兵的不满情绪高涨。
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在政治、文化、经济、民族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其中也有非常不合理的地方。他仿照汉朝廷的模式,极力推行的门阀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孝文帝用行政手段制定的门阀制度中,具体明确了姓与族的概念。在鲜卑族中,帝王的姓氏元氏,以及穆、贺、楼等八个姓氏,作为国姓,汉族人中,范阳卢姓、陇西李姓等五个姓氏为最高级别。在姓以下设置了族,只有姓与族中包括的家族人员有资格在朝中担任官职。而且这些家族世代的子弟都具有这种资格。相反,那些没被纳入姓与族中的百姓则世世代代都属于平民阶层,永远不能跨越阶层到朝中做官,而只能被官贵阶层统治和支配。
门阀制度颁布之后,鲜卑族与汉族中最高级别姓氏的家族成为朝中权贵,世家子弟拥有崇高的权力与地位,在各个方面享有特权。而社会财富和各种资源也不可避免地被这些达官贵人牢牢掌控着。
门阀家族势力愈加强大,支配着朝中各种资源,一方面他们过着穷奢极侈的日子,另一方面,他们丝毫没有把六镇官兵放在眼中,更不会给予六镇在迁都洛阳前曾拥有的各种优厚待遇。六镇作为北方荒凉之地,随时有可能被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入侵,镇守此地的将士本来的生活条件就很是艰苦,而且要面对战争的侵袭。再加上门阀势力的崛起,对六镇官兵的轻慢与打压,以及大肆减少朝廷对六镇的供给,曾经积极地在六镇镇守的鲜卑贵族子弟已经不再具备以前那种政治上的优越性,也不再享有经济上充裕的补给了,他们最终忍无可忍,于是爆发了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最后被尔朱荣军事集团镇压下去,但是野心勃勃的尔朱荣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麾下网罗了高欢、宇文泰等著名将领。尔朱荣倚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把持着北魏的朝政,他死后,他的下属将北魏分割成了东魏与西魏,从此宣告了北魏的亡国。由此可见,英明强干的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改革进程中的一大失误,即实行门阀制度,是造成北魏亡国的主要原因。
北魏孝文帝是什么改革l.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并且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使北魏的吏治得到改善,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的恢复和发展,且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4)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加快了民族融合。
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北方民族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进程:①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进人中原建立政权,他们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
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合进程。③北朝后期,各族难分彼此,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2)民族融合的表现:①生活习俗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